苏州设计再创历史新绩

2013-12-17

 七项目获部优设计奖  两项目荣获一等奖

近日,在由中国勘查设计协会组织开展的“2013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部优奖评选活动中,我司硕果累累,荣添历史新佳绩,共有七个项目荣登榜单,分获四大类别的八个奖项。其中科技城独立式标准厂房1号、2号、8号楼和独墅湖高教区西交利物浦大学科研楼这两个项目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跻身建筑工程/公建类一等奖行列,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中心、苏州工业园区招商银行大厦获该类别二等奖,杨舍老街获三等奖;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天平车辆段与综合基地获轨道交通类三等奖;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控制中心分获建筑结构专业三等奖、建筑智能化专业二等奖。

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前身即建设部部级评优奖项,其设立旨在提高工程勘察设计质量和水平,提倡自主创新,鼓励创作优秀作品,推动技术进步,加快科技成果应用。自八十年代开展以来,该奖项已成为国内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科技城独立式标准厂房1号、2号、8号楼由我司与AAI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合作设计,该项目建筑风格讲究模数化的建筑体量,规整有序、简洁明快的建筑造型,形体设计中富变化而有条不紊的水平线性则很好诠释了逻辑稳定而又充满张力的理性研发的气质。

西交利物浦大学科研楼作为校园中的重点建筑,在总体布局时充分考虑与地形和周围环境的结合,通过自身围合形成若干个庭院式的广场作为学生的室外交流空间,美观又实用。整个科研楼流线简洁,功能分区明确。

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中心和招商银行大厦在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和环境,采用现代设计手法,通过控制高度与形体,使其可以自然地融入到周边环境中。在形体设计上,前者简洁明快,通过丰富的体块变化来表现曲径通幽的小巷,隐秘的内院和以小见大的花园为特征的中国传统邻里的内质;后者则大方稳重,用裙房加点式塔楼的方式,以一种凌然而立的姿态与附近的高层建筑做出呼应。 

杨舍老街设计定位为商业步行街区,街巷根据传统模式设计,采用不同尺度,建筑进退错落,形成丰富的传统商业街氛围。建筑立面造型以明清建筑形式为主,力求营造明清一条街的建筑形象。

一号线天平车辆段与工程控制中心这两个项目作为我司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中的代表作品,同时在苏州轨交网络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天平车辆段是苏州轨交网络中建设的第一个车辆段,同时兼顾二、三、四号线的厂、架修功能,建筑师从苏州传统的民居建筑形态中汲取灵感,使其屋面造型最大限度的接近原基地自然村落的肌理效果,体现出苏式建筑清新淡雅的韵味。工程控制中心则承担着一至四号线指挥轨道交通安全有序运行的重任,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枢。项目位于城市主干道,站点采用半盖挖施工方式,解决了主干道交通疏解和施工场地狭小的难题;同时采用加强围护结构设计刚度、利用土体“时空效应”原理、信息化施工等有力措施,确保了基坑及地铁结构的安全。

今后,我司将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设计创优,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